内外兼修的跆拳道,中华跆拳道协会
中华跆拳道源于朝鲜半岛,到近代开始流行起来,它作为—样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身自卫的传统搏击术,以实用性而著称,是一项新兴的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它以技击格斗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核心,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培养练习者良好的礼仪道德为目的。它可以增强人的信心,磨练人的意志品质,陶冶人的性情,振奋人的精神,健全和完善人道德品质。“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道运动的最高武道精神。
“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的。崔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博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总之,现代的跆拳道是结合当代东亚武技之长的韩国发源武术运动之一。
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并流传甚广的一项韩国武术,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跆拳道的技法中,其脚法占70%,套路共有25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
经专家研究表明,孩子学习跆拳道的最佳年龄是7岁。7岁左右的孩子学习跆拳道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锻炼肌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的柔韧性、爆发力及头脑的接受能力都是学习跆拳道的最佳时期,孩子在这个黄金时间学习,进步将非常迅速。具体来说,女孩子的最佳学习年龄在六至七岁,男孩子在七至八岁。
1、锻炼身体。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需要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有益成长。而跆拳道动作中各种踢腿、拉伸以及配合的手臂动作,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肌腱、韧带、肌肉的弹性也得以提高,从而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练习跆拳道时人体各部位都在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长时间进行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2、塑造身材。跆拳道可纠正青少年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
态,对现在青少年过于肥胖、消瘦、厌食等现象都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能很好的塑造孩子的体型。跆拳道属于四肢匀称发展方向的运动类型,可以使孩子的躯干和下肢体长度均匀,手臂较长髋骨相对较窄。当然,这些都要在至少三年时间以上才能被有效塑造。
3、懂礼。在跆拳道中,“礼”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学习,尽管是比赛形式的运动项目,但是从始至终,跆拳道都推崇“始于礼,终于礼”的尚武精神,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对于孩子的礼仪训练也有相当大的帮助,避免孩子技艺在身滋长骄慢之心,以技压人。在任何场合下,跆拳道练习者始终以礼相待。练习活动都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以养成谦虚、友好、忍让的作风,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的提高自己。
4、磨练意志。跆拳道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跆拳道的训练将人的体能练到极限,使人克服自身惰性和软弱,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使人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屈、进取拼搏的个性
和精神。我们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高超的技术、参加比赛、防身自卫,更主要的应该是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在时间和汗水中磨练意志、健全精神、塑造人格。跆拳道的训练能使练习者形体健美,充满朝气与活力,使人沉着、自信、豁达、谦逊,从而具有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高雅气质。这正是当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跆拳道的武道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是比较契合的,那么,后者对前者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而跆拳道口号有“礼仪、廉耻。”中国古代“礼”的意义包含广泛,可指国际交际的礼节仪式,亦可指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策制度、道德规范等。尤其在做人方面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跆拳道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
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尤其对跆拳道初学者的教育,要让他们在初步了解跆拳道的起源、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到跆拳道的礼仪教育是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练习者的必修之课。
跆拳道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练习者特别是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需要有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能和武艺高强的格斗技能,而且需要有运用、动员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品质。这是跆拳道对儒家精神的又一种诠释。
2、道家思想对跆拳道的影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虚静”。虚是不主观,静是不躁动,而跆拳道口号中的“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又是与之极为相近的,它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跆拳道中的防守,是节省体力,将对手攻击时产生的危害降低,调节自己的节奏和发挥诱攻战术威力的有效手段。
防御技巧充分地显示了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制拙的特点,也是为了避免对手发起进攻的强劲锋芒,同时去闪击或格击其攻来拳脚的关节要害处。格斗时,不能只想着对方打不着自己就行,而要想到下一步,即为反击创造条件。防御时还要遵守“避人之所长,攻人之所短,见人之所长,避己之所短”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佯攻巧打”,或“主攻抢攻”,或“声东击西”,或“攻中防御”。因此,跆拳道中的防御既是为了像道家思想那样寻找自我保护,更是为了有效地进攻对手,争取技战术的成功,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邻国的日本、
韩国的影响尤其深,尤其在体育事业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跆拳道中更是如此。跆拳道强调武德,尊师重道。它要求练习者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尊重对手、恪守信义;注重内心训练和精神修养;养成礼貌待人、忍耐克己、谦虚宽容的高尚道德品质。因为跆拳道以脚法为主要进攻手段,比赛时气氛激烈,双方斗智斗勇,拳来脚往,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和可怕的杀伤力,故特别强调练习者的内心修炼、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